武清以智能化信息化为抓手 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近年来,武清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以“忠诚担当、敬业尚廉、服务至上、便企利民”为工作宗旨,区人社部门以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抓实“互联网+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全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新增就业19039人,完成全市年度就业指标的92.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自2010年原劳动局与人事局合并组建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来,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一直未进行整合,两个市场相距较远、功能重合、设施老化、场地狭小,给企业和求职者带来较大不便,制约了公共就业服务效能的全面提升。针对这一问题,2018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全面整合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职能,将市场招聘、劳动合同备案、就失业管理、失业保险申领、技能培训、困难人员帮扶等80多项公共就业服务全部纳入新建成的面积达9600多平方米的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一站式办理,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
针对人力资源市场存在的硬件设备陈旧、招聘场地小、企业展位少、人工登记繁琐、企业信息发布渠道单一、招聘数据统计难等问题,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选派业务骨干组成调研组,由局分管领导带队利用一周时间赴河南省郑州市人力资源市场、许昌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考察学习,并与当地相关负责同志就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深入交流,为武清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结合人社部、市人社局关于推进“互联网+人社”建设工作要求,投资300余万元于2018年7月启动智能招聘大厅建设工作,当年9月完成验收并正式交付使用。
建成后的智能招聘大厅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分为求职自助、导视咨询、招聘对接、公共就业展示、信息发布5个功能区,设置89个招聘展位。开发了手机APP、门禁管理系统、自助业务办理查询系统、微信平台、三网融合短信平台等信息化平台,实现求职登记、简历填写、展位预订、信息发布等环节信息化、无纸化。企业可通过信息发布屏、智慧人才招聘网、微信公众平台等多元化自助终端全方位展示招聘信息和企业基本情况,利用桌面面试系统与求职人员进行线上供需对接。通过公共就业综合管理系统、智能招聘会业务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平台,打破信息孤岛效应,实现数据集中和实时监控,并对数据进行自动化汇总和大数据分析提炼,为领导决策和人力社保公共就业服务精准化提供数据支撑。截至今年6月底,共有761家企业委托进行线上招聘,个人求职注册人数8265人,累计访问量超过27万人次;举办现场招聘会71场,吸引参会企业5178户次,现场提供就业岗位10.4万个,吸引求职者入场2.8万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7万人次。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过充分运用智能招聘大厅大数据分析功能,及时研判全区就业形势,下先手棋、打主动仗,不断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效能。今年上半年,通过分析求职信息,动态掌握就业困难人员情况,精准实施就业帮扶,开发困难群体就业岗位1710个,完成全年任务的53%;推荐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1183人,完成全年任务的62%;落实补贴资金2015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77%。针对求职人员和招聘企业地域特点,指导东蒲洼、黄庄、上马台、崔黄口等镇街开展基层招聘17次,就近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458人。通过分析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开展针对性订单、定岗、定向技能培训,今年上半年,全区培训各类技能人才4156人。
标签:   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