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聚富荣】天津市武清区最新消息/楼盘房产/人才招聘/便民二手等,及武清本地微信交流群,北京武清通勤微信拼车群等,武清人自己的网上家园★通武廊轻轨最新消息

武清聚富荣

武清佛罗伦萨
网站首页 > 今日新鲜事 > 武清新闻

强里子谋未来 天津武清高质量提升发展水平

2020-11-06 11:02:46 武清聚富荣 阅读

京津走廊旁,干净文明尽是幸福。

周二下午2:00刚过,48岁的天津市武清区居民李丽华离开自己的理发店,准时来到村党群服务中心。在“韩村因你而美丽”微信群通过“接龙”预约的村民,陆陆续续来找她免费理发。

“虽然是和自己竞争,可是我少挣一点钱,能帮很多亲。大家出去外村人也说韩村人都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多好。”从5月到现在,几个月的志愿服务做下来李丽华感觉很充实。

2019年,作为天津市级试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韩村完成660平方米文化礼堂提升改造,硬件设施大幅改善;同时,韩村还组建学习、宣传等4支志愿服务队在村内开展志愿活动。

“现在我们村村民的精神风貌特别好。有了这个实践站以后,来这看表演的人多的时候一场近千人。”韩村党总支书记刘万刚说,“不说别的,刚开始村民还不太注重维持,现在表演结束,地上没有垃圾,桌子椅子也很整齐。”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站在历史的交汇点,武清区全区正鼓足劲头谋发展,加紧步子奔小康。现在的武清区道宽路净、绿树成行、碧空如洗、党旗飘扬。处处呈现出文明和谐、环境宜人、生活舒适之美。

找准路子 种地也能致富

10月的天津天气渐凉,武清区大良田水铺村道路两侧一排排的大棚排列有序,每个大棚前都立起了出售萝卜的招牌,村口一块空地上堆放整齐的包装箱正等待装满发往全国各地,10多位村民正忙碌地称重装箱,好不热闹。“我们这的萝卜好吃的很,又酥又脆,都抢着买嘞。”田水铺村党支部书记张书义骄傲地说。

“上世纪80年代,村里有人种了些萝卜,拿到镇上集市去卖,一斤也就卖八分钱,但还是比种大田收入高。”张书义介绍说,“从那时起,村民便陆陆续续开始种起了萝卜。”

到2003年,田水铺村萝卜种植面积就达到了150亩。农民选择了萝卜,萝卜也喜欢上了田水铺的土地。田水铺村地下水资源丰富,又是沙质土壤,非常适合萝卜种植。2007年,田水铺村被农业部认定为“一村一品”青萝卜生产专业村,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这让我们找到了发展的新方向,村民开始陆续采购材料扣大棚。同年,村里成立了青源蔬菜专业合作社,帮助入社村民选购种子、提升技术、寻找销路,开始‘抱团发展’。”

2013年,田水铺村党支部在多次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后,达成一致意见:建设温室大棚,壮大萝卜种植产业。此后,田水铺村与天津市农科院专家对接,引进了刚刚培育出的“七星”萝卜品种。经过试种,这种萝卜不仅脆甜多汁,市场供不应求。

为解决销售问题,有蔬菜批发经验的张书义当时三天两头到北京新发地市场跑业务,凭借萝卜的高质量,最后成功得到了不少客户的青睐,很多大批发商和大型超市成为固定的销售伙伴。

现在的田水铺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萝卜基地,水果萝卜种植面积达到1600亩,加上温室大棚,只秋冬季一茬萝卜,产量就在1500万斤左右。

现在张书义成了老百姓口中的“萝卜书记”,村民们也靠着萝卜种植致了富。2019年,田水铺村萝卜销售收入达到487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4.5万元,76%以上的村民在城区买了房。

尹国凤嫁到田水铺村时几乎家徒四壁,现在成为年收入20多万元的富裕户。尹国凤说:“从早先在路边卖,到现在通过直播平台在网上销售,20亩萝卜地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2018年,家里翻新了房子,去年,又在市里给儿子买了房子。”

武清区作为天津市农业生产大区,素有“津沽粮仓”“京津鲜菜园”的美誉,高质量发展农业也是武清区努力的方向。“武清区注重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全区“十三五”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7.93万亩。完成6个规模化规范化示范园区建设申报,以点带面推进我区蔬菜产业向绿色、精品、高档方向发展。”武清区农业农村委党组书记、主任宫汝洲说。

注重里子 环境美面子也更足

金秋十月,伴着午后阳光走进武清区杨店村,路面干净,屋舍俨然,白墙红瓦、红砖绿树展现出的是美丽乡村的新画卷,一条条平坦的胡同串联起的是邻里乡亲。

以前的杨店村家家户户门前堆物,私搭乱建到处可见,村里的主干道拥挤不堪。“以前厕所都在外头,各家各户车库也盖在外头。错车都费劲。”杨店村村民殷学敏对村里以前的情况记忆颇深。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2019年5月杨店村在开展门前堆物和私搭乱建集中清理行动中,村两委干部带头做表率,主动拆除自家户外厕所和违建,向群众表明了决心和态度。村“一肩挑”王迎春调来工程车辆,带头拆除了自己家中40平方米的猪圈。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村民代表们也都纷纷响应,主动清除了自家门前的杂物。杨店村先后组织150余人次,清理私搭乱建42处,拆除户外厕所66座。随后村里还翻修了街道、安装了路灯、建起了健身广场和文化礼堂。杨店村一步步由环境脏乱的旧村庄蝶变成为美丽、生态、宜居的新家园。杨店村还先后荣获市、区、级先进集体和先进文明村荣誉称号。

村民们对村庄变化亲身感受,美在心头。“现在通过整治环境,各户门前门口都倍儿干净,院里打扫也挺干净,清早起来呼吸新鲜空气多好,环境现在可好了。”殷学敏说。

武清聚富荣

杨店村路面干净。陶建摄

“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有力的提升了农村基础设施的短板,有了‘面子’。然而‘看不见’的地方才更显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宫汝洲介绍说,“接下来,我们还将对全区农村的污水管网进行改造,强‘里子’,让农村居民的生活更干净、便利。”

此外,今年,武清区推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2020年提升改造乡村公路100公里。巩固提升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完成乡村4G网络改造提升工程,实现农村宽带和4G网络全覆盖100%。

看准方向 谋划高质量发展前景

位于京津走廊的武清区在全面小康社会的同时,紧跟时代,不断壮大高科技产业,产业结构日益优化,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武清开发区有一家名为华龛生物科技公司的企业,公司占地面积只有2000平方米,他们生产的产品是一种只有几十微米到几百微米的小微球,然而就这样一个“小不点”的表面积却有9000平方厘米。它可以承载及培养、扩增数亿个细胞,可用于治疗如糖尿病、骨关节炎、脊髓损伤、卵巢早衰、心血管疾病、眼角膜损伤、免疫缺陷等疾病。

这家2019年5月22日在武清区注册成立的公司,现已经建成1300平方米高等级GMP车间、全封闭灭菌试验室以及先进的生产线,并取得了细胞培养基、样本释放剂两个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还与国内外多家干细胞制剂企业合作开展细胞治疗技术研究。

武清聚富荣

华龛生物科技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分析数据。庞俊彤摄

谋划高质量发展,像华龛生物这样的公司正是武清区着眼的方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理念,武清区积极搭建研发设计、小试中试、产业化、营销服务和投融资服务“五大创新平台”,构建从研发、孵化、转化到大规模产业化的完整链条。

“武清区坚持以‘五大创新平台’建设为主线,以智能科技和生物医药产业为重点,搭建多层次的公共、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的产业创新平台,加快促进平台经济和应用场景招商,打造高端产业集群,大力营造产业发展生态。”武清区科技局局长连欣介绍说。

在生物医药方面,武清区正整合开发区“多平台一中心”,推动生物医药细分领域重点平台建设,打造创新药物研发高端平台,推动红日药业、赛诺制药等企业,实施多种合成药物和多种剂型产品的小试、中试研究;打造检验检测服务平台,推动诺禾致源、金匙医学等企业,以遗传性疾病筛查及肿瘤个体化诊断为重点方向,提供基因检测服务,形成辐射华北及东北区域乃至全国的医疗卫生基因检测师范中心。

目前,武清区已经建立雏鹰、瞪羚、领军企业的梯度培育库,构建了完备的创新生态体系。今年以来,武清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623家、雏鹰企业入库170家、瞪羚企业入库38家,并累计推荐企业申报部、市级科技创新项目330余项。

此外,武清区以智慧武清建设为龙头,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做优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维护安全稳定发展环境,打造优良的社会生态,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标签:   天津 武清 京津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