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鲜红的党旗下”--通武廊非遗大讲堂交流体验活动第三期


泥塑是用湿润软和易于捏塑的黏土,将形体大局依附于骨格的肌肉运动、衣纹变化、面部表情等,自内而外逐步塑造而成,通过塑造把一切可以观察的色相、体态、造型、神态等综合的体现出来,成为体质、神态、光色相结合的形神并足塑像。塑造好一个形象需要运用雕、塑、捏等手法,经过数次修改、磨光、晾干、烧制等十余道工序才能完成。



课堂上,泥塑代表性传承人袁秀慧讲述了泥塑的历史渊源、制作流程,只见刻刀在袁秀慧手中灵巧地游走,一块块其貌不扬的泥团摇身一变竟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


随后进入体验环节,大家拿起了手中的泥团,在袁老师的指导下,一个个的泥塑作品跃然眼前。“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学习传统手工艺,跟着老师了解泥塑的历史文化,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这样的活动真的很有意义,孩子看到自己做的作品非常有成就感,以后还要参加。”参加活动的张老师表示。


本次交流体验活动分为通州、廊坊、武清三个地区,活动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展示我市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为市民搭建平台与非遗传承人零距离接触,普及非遗知识,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为推动京津冀三地文化协同发展助力。

来源:廊坊市群众文化艺术馆
标签:   通武廊 非遗大讲堂 廊坊 通州 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