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聚富荣】天津市武清区最新消息/楼盘房产/人才招聘/便民二手等,及武清本地微信交流群,北京武清通勤微信拼车群等,武清人自己的网上家园★通武廊轻轨最新消息

武清聚富荣

武清佛罗伦萨
网站首页 > 今日新鲜事 > 便民二手

记武清区高村镇第一中心小学教师徐立清

2020-01-06 09:00:12 武清聚富荣 阅读

天津北方网讯:“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这两句歌词,说出了高第一中心小学教师徐立清的心里话。在村里长大的他,对故有着深厚的情感,他从小就立志长大后为家乡作贡献。毕业后,他选择回乡从教,希望这片土地上有更多的孩子带着理想走向社会,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如今,徐立清已在讲台上度过了17个春秋,初心未改、追求依旧。正因为如此,他的人生充实温暖、脚步坚定有力。对他来说,教师这个职业,让他的生命价值有了一份沉甸甸的重量……

用爱播撒教育种子

1983年,徐立清出生于高村镇中汉村,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老姨是一位人民教师。在老姨的影响下,徐立清从小就立下长大后做教师的志向。后来,他如愿考上天津市第二幼儿师范学校,2002年毕业后回到故乡,成为里老小学的一名教师。

工作第一年,初出茅庐的徐立清便担任起毕业班班主任工作。当时,他满怀着憧憬和热情踏上三尺讲台,为了能带好毕业班,他没少下功夫。班上有个学生很聪明,但是不爱学习,老师留的作业从不能按时完成,时间长了,家长和老师都不愿再多说他了,得不到重视和鼓励,这名学生慢慢产生了厌学情绪,并开始装病逃避上学。一开始徐立清得知他病了,立刻赶往他家看望,去的次数多了,他看出这名学生并不是病了,而是抵触上学。为了做通他的思想工作,徐立清主动找其父母沟通,并组织班上的学生一起到他家里,鼓励他回到集体中。在大家的努力下,这名学生回到课堂,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

十多年前,村里的教学条件和资源还很有限,徐立清一个人要教语文、数学两个学科。即便如此,他还是挤出时间,主动给学生们辅导功课。那时,学生们常挤在徐立清居住的窄小值班室里,围在老师身旁问问题、做作业。晚上睡在值班室,早上起来带领学生上早自习,成了徐立清生活的常态。在他心中,自己吃苦受累不算什么,这些农村的孩子,在教学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能否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才是他真正牵挂的事。班上有个女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身体孱弱,不能按时上学。为了帮她把功课补上,徐立清每天下班后都会骑着自行车去她家里辅导功课。就这样坚持了好几个月,这名女生最终以年级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区重点校。徐立清也凭着这股拼劲带领班级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全镇第一名。收获了第一份成功,加深了他对教育的热爱,从此,他更加关注每一位学生,把他们的成长当作头等大事,他所带的班级也多次被评为市级优秀小队、区级三好、文明班集体。

用心提高教学水平

2016年,徐立清调入高村镇第一中心小学。面对新的教学环境,他明白,要想真正成为学生爱戴、家长信赖的好老师,光有对事业执着的爱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做根基。

工作之余,徐立清每日必读教育专著,苦练基本功,拜名师、学名法,积累学习笔记达几十万字。2017年,徐立清承担了市教研室制作一年级新教材精品案例任务,那年暑假他与教研员一起研究教材,修改设计多达30余稿,开学后与学生一起磨合试讲20余次。最终他带头制作的精品案例《我说你做》被天津市录用为优质课程资源。近年来,徐立清先后撰写区级以上论文案例30余篇,经他指导的学生获得区级以上奖励20余人,他个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十佳青年教师、教育宣传信息技术先进个人、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在成长的道路上,我品味到了付出的艰辛,更感受到了收获的愉悦,以及生命拔节的幸福与快乐。”徐立清说。

由于工作努力,成绩优异,徐立清调任高村镇教办负责全镇教学工作,同时兼任区语文兼职教研员。自此,他开启了教学与教研的双线工作。徐立清深知,爱一个学生,或爱几个学生,只是小爱,让更多学生享受更好的教育,才是教育的大爱、大情怀。在镇领导的支持下,他有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孩子享受更好的教学环境与资源,是徐立清的新课题。工作中,他率先垂范,多次深入城区优秀小学进行调研,组织教师培训、学访教研等活动帮助全体教师开阔眼界、积累经验。不仅如此,他还牵头聘请少年宫专业教师开展拓展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全新的学习模式。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这是徐立清调任镇教办时许下的心愿。如今,他用实际行动,兑现了许下的诺言。

用情坚守教师职责

从教多年,教师的职责与使命早已在徐立清的心中扎根。生活中,他是一个儿子,也是一位父亲,常常要面临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学生和家人的期盼……当二者不能兼顾时,徐立清内心的天平往往会倾向工作和学生的一边。

2006年,徐立清父亲检查出癌症。面对巨额医药费,他的父亲想过放弃,徐立清一面耐心开导,一面筹备资金。由于病情特殊,老人每年都要进行手术,手术期间还要陪。期间,徐立清在照顾父亲的同时,从未耽误过工作。父亲的病延续了12年,2018年短短一年时间,老人就住了10次医院。当时徐立清白天上课,夜里赶50多公里的路去市里医院陪床,常常几天下来也睡不了几个小时。最近几年,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等重点工作相继展开,为了配合学校工作,徐立清以校为家,全心投入到学校各项工作中。有一次,他将近两个月没回家,未满5岁的女儿给他打电话说:“爸爸,我想你了。”那刻他默默流下了眼泪。徐立清的“工作狂”形象,让女儿对教师这个光荣的身份有了最初的理解,刚上小学的她,已把当教师作为自己的梦想。“想做一个像爸爸一样的老师。”孩子的评价,可能是徐立清听到过的最甜蜜的夸奖。

多年来,徐立清始终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用无悔付出践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使命。“在我的心中,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教师每向他们洒下一点爱的甘露时,他们就会多一分娇艳,多一分灿烂。我愿以我全部的爱来浇灌我园中的花蕾,看到他们盛开、怒放,便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面对赞誉,徐立清表达了从教的初心。未来,他将继续勤恳耕耘在教育教学一线,把希望的种子播撒在更多孩子的心田。(津云新闻编辑李冰)



标签:   武清区 高村镇 徐立清